摘要:行程放大和可調行程機構 由曲柄連桿、齒輪齒條、鏈輪鏈條和凸輪等機構 的不同組合,可增大從動件的行程,故這類機構被稱 作行程放大機構。 用棘輪、偏心輪和螺桿等形式來調節從動件的擺 角或位移的各種類型的機構稱作可調行程機構。 行程放大機構 1)曲柄齒輪
行程放大和可調行程機構
由曲柄連桿、齒輪齒條、鏈輪鏈條和凸輪等機構
的不同組合,可增大從動件的行程,故這類機構被稱
作行程放大機構。
用棘輪、偏心輪和螺桿等形式來調節從動件的擺
角或位移的各種類型的機構稱作可調行程機構。
行程放大機構
1)曲柄齒輪齒條機構圖11.2-66中曲柄1半徑為
R作主動件轉動,通過連桿2推動齒輪3與上、下齒條
4, 5嚙合傳動,上齒條4(或下齒條)固定,下齒條5
(或上齒條)作往復移動。齒條移動行程H=4R.

若將齒輪3改用雙聯齒輪3與3',半徑分別為
r3、r3'。齒輪3與固定齒條5嚙合,齒輪3’與移動齒
條4嚙合,其行程為

2)齒輪連桿機構 圖11.2-67中由雙搖桿
ABCD、周轉輪系和曲柄滑塊機構等組合而成,用來增
大滑塊6的行程。齒輪1,2,3的節圓半徑分別為
r1, r2,r3,均與搖桿4(系桿)校接,其中輪3與連
桿5餃接于F,輪2與搖桿7鉸接于C。當齒輪1作
主動件順時針轉動時,通過齒輪2, 3和系桿4等帶
動滑塊6作往復移動,行程H為


3)滑塊行程增大機構圖11.2-68中由齒條作
為導桿的構件2與扇形齒輪3嚙合,2又與構件4的
滑塊在C點滑動,以保證齒條與齒輪的正常嚙合。
曲柄DE長度為r,當曲柄作主動件轉動時,通過齒
條推動齒輪,使固聯在齒輪上的擺桿AB擺動,并由
連桿5帶動滑塊6作往復移動,其行程


4)搖桿齒輪機構一般曲柄搖桿機構的搖桿擺
角不超過120°,如圖11.2-69所示,將搖桿3與扇形
齒輪4固聯,可用4, 5的嚙合傳動增大從動件的輸
出擺角。按圖11.2-69所示比例,從動件5擺角可增
大2.5倍。如果增大扇形齒輪的節圓半徑、減小輸出
齒輪的節圓半徑,則將增大輸出齒輪的擺角。

5)輪系行程放大機構由齒輪1,2,3和系桿
H組成圖11.2-70的行星輪系放大機構。中心輪I固
定,系桿H(A ABC)作主動件轉動,通過行星輪2,
3的嚙合傳動,使固聯在齒輪3上的桿CP隨之運動,
這時CP上的P點的直線軌跡距離H=4R。機構中桿
長AC=CP=R,且Z1=2Z3。

6)鏈輪擺動機構圖11.2-71中擺桿2的兩端
各與鏈輪3和5鉸接,鏈輪5固定不動,從動鏈輪3
是行星輪,兩輪間用鏈條4連接傳動。當主動件1帶
動擺桿2作往復擺動時,其擺角為α,則從動鏈輪3
和與它固聯的從動桿6的擺角增大為β,擺角放大的
比率取決于兩鏈輪的齒數比

7)叉車門架提升機構圖11.2-72中所示活塞6
的軸端裝有鏈輪4,鏈條5的一端與叉車架上的A點
固聯,繞過鏈輪4其另一端與叉板1上的B連接。當
主動活塞6在動力作用下,上升或下降時,鏈輪4將
支承鏈條拉起或放下叉板1。叉板上裝有導向輪2在
導槽3中移動,以保證叉板能靈活地上下移動。叉板
行程高度為H,它是活塞有效行程的2倍。

8)帶輪行程放大機構圖11. 2-73a中曲柄1長
度為r,當I作主動件轉動時,通過連桿2推動小車
前后輪3, 5作往復轉動。在小車前后輪3, 5上各固
聯一個帶輪,分別空套在各自的軸上,以帶4環繞拉
緊兩帶輪,帶4下方在A點固定。當小車往復運動
時.使帶4上方的B點作往復移動,其行程為曲柄長
的4倍,即行程HB=4r,
圖11. 2-73b的小車部分與圖11. 2-73a相同,但
點A不與機架相聯,而與另一連桿3鉸接。曲柄I,
2的長度相等均為;,分別裝在一對尺寸相同的外嚙
齒輪上。當曲柄之一為主動時,兩個連桿4, 3分別
驅動小車和環帶,便環帶上B點作往復移動,其行
程為曲柄長的6倍,即行程為HB=6r。

9)復式滑輪組行程放大機構 圖11.2-74所示
主動氣缸2以活塞桿3控制滑輪組4,通過繩索6,
定滑輪S等拉動滑塊1移動,滑塊移動的距離H=
6s,式中s為活塞桿3的移動距離。該機構可用作彈
射機構。

10)雙擺桿擺角增大機構 圖11.2-75中主動擺
桿1端部的滾子3插人從動擺桿2的滑槽中,當桿1
擺動α角時,桿2的擺角β大于α實現擺角增大。兩
桿中心距a應小于主動擺桿1的半徑r,這樣方能實
現擺角增大的目的。各參數之間的關系為

11)雙面凸輪行程放大機構圖11.2.76中所示
主動齒輪I與齒輪2嚙合,并驅動與輪2為一體的雙
端面凸輪4. 4的上端面與滾子6接觸,支承6的軸
承是固定在從動件8上;4的下端面與滾子7接觸,
支承7的軸承是固定在機架3上。當凸輪4轉動時,
用上端面通過滾子6控制從動件8作往復移動,同時
下端面在滾子7的作用下使凸輪沿軸5往復移動。雙
面凸輪較單面凸輪的推程增大一倍。

12)扇形齒輪齒條凸輪增大行程機構圖11.2-
77中所示主動凸輪2繞固定軸1轉動,通過滾子帶
動從動桿3作往復移動,移動行程為H1。在從動桿
的滾子軸上裝有扇形齒輪4,扇形齒輪4與固定在機
架上的齒條5嚙合,扇形齒輪4的擺桿隨從動桿3作
往復移動的同時還作擺動,其外端A點運動行程的直
線距離為AA' = H。 A點運動行程的直線距離H顯然比
從動桿3的移動行程H1大。

(責任編輯:laugh521521)
由曲柄連桿、齒輪齒條、鏈輪鏈條和凸輪等機構
的不同組合,可增大從動件的行程,故這類機構被稱
作行程放大機構。
用棘輪、偏心輪和螺桿等形式來調節從動件的擺
角或位移的各種類型的機構稱作可調行程機構。
行程放大機構
1)曲柄齒輪齒條機構圖11.2-66中曲柄1半徑為
R作主動件轉動,通過連桿2推動齒輪3與上、下齒條
4, 5嚙合傳動,上齒條4(或下齒條)固定,下齒條5
(或上齒條)作往復移動。齒條移動行程H=4R.

若將齒輪3改用雙聯齒輪3與3',半徑分別為
r3、r3'。齒輪3與固定齒條5嚙合,齒輪3’與移動齒
條4嚙合,其行程為

2)齒輪連桿機構 圖11.2-67中由雙搖桿
ABCD、周轉輪系和曲柄滑塊機構等組合而成,用來增
大滑塊6的行程。齒輪1,2,3的節圓半徑分別為
r1, r2,r3,均與搖桿4(系桿)校接,其中輪3與連
桿5餃接于F,輪2與搖桿7鉸接于C。當齒輪1作
主動件順時針轉動時,通過齒輪2, 3和系桿4等帶
動滑塊6作往復移動,行程H為


3)滑塊行程增大機構圖11.2-68中由齒條作
為導桿的構件2與扇形齒輪3嚙合,2又與構件4的
滑塊在C點滑動,以保證齒條與齒輪的正常嚙合。
曲柄DE長度為r,當曲柄作主動件轉動時,通過齒
條推動齒輪,使固聯在齒輪上的擺桿AB擺動,并由
連桿5帶動滑塊6作往復移動,其行程


4)搖桿齒輪機構一般曲柄搖桿機構的搖桿擺
角不超過120°,如圖11.2-69所示,將搖桿3與扇形
齒輪4固聯,可用4, 5的嚙合傳動增大從動件的輸
出擺角。按圖11.2-69所示比例,從動件5擺角可增
大2.5倍。如果增大扇形齒輪的節圓半徑、減小輸出
齒輪的節圓半徑,則將增大輸出齒輪的擺角。

5)輪系行程放大機構由齒輪1,2,3和系桿
H組成圖11.2-70的行星輪系放大機構。中心輪I固
定,系桿H(A ABC)作主動件轉動,通過行星輪2,
3的嚙合傳動,使固聯在齒輪3上的桿CP隨之運動,
這時CP上的P點的直線軌跡距離H=4R。機構中桿
長AC=CP=R,且Z1=2Z3。

6)鏈輪擺動機構圖11.2-71中擺桿2的兩端
各與鏈輪3和5鉸接,鏈輪5固定不動,從動鏈輪3
是行星輪,兩輪間用鏈條4連接傳動。當主動件1帶
動擺桿2作往復擺動時,其擺角為α,則從動鏈輪3
和與它固聯的從動桿6的擺角增大為β,擺角放大的
比率取決于兩鏈輪的齒數比

7)叉車門架提升機構圖11.2-72中所示活塞6
的軸端裝有鏈輪4,鏈條5的一端與叉車架上的A點
固聯,繞過鏈輪4其另一端與叉板1上的B連接。當
主動活塞6在動力作用下,上升或下降時,鏈輪4將
支承鏈條拉起或放下叉板1。叉板上裝有導向輪2在
導槽3中移動,以保證叉板能靈活地上下移動。叉板
行程高度為H,它是活塞有效行程的2倍。

8)帶輪行程放大機構圖11. 2-73a中曲柄1長
度為r,當I作主動件轉動時,通過連桿2推動小車
前后輪3, 5作往復轉動。在小車前后輪3, 5上各固
聯一個帶輪,分別空套在各自的軸上,以帶4環繞拉
緊兩帶輪,帶4下方在A點固定。當小車往復運動
時.使帶4上方的B點作往復移動,其行程為曲柄長
的4倍,即行程HB=4r,
圖11. 2-73b的小車部分與圖11. 2-73a相同,但
點A不與機架相聯,而與另一連桿3鉸接。曲柄I,
2的長度相等均為;,分別裝在一對尺寸相同的外嚙
齒輪上。當曲柄之一為主動時,兩個連桿4, 3分別
驅動小車和環帶,便環帶上B點作往復移動,其行
程為曲柄長的6倍,即行程為HB=6r。

9)復式滑輪組行程放大機構 圖11.2-74所示
主動氣缸2以活塞桿3控制滑輪組4,通過繩索6,
定滑輪S等拉動滑塊1移動,滑塊移動的距離H=
6s,式中s為活塞桿3的移動距離。該機構可用作彈
射機構。

10)雙擺桿擺角增大機構 圖11.2-75中主動擺
桿1端部的滾子3插人從動擺桿2的滑槽中,當桿1
擺動α角時,桿2的擺角β大于α實現擺角增大。兩
桿中心距a應小于主動擺桿1的半徑r,這樣方能實
現擺角增大的目的。各參數之間的關系為

11)雙面凸輪行程放大機構圖11.2.76中所示
主動齒輪I與齒輪2嚙合,并驅動與輪2為一體的雙
端面凸輪4. 4的上端面與滾子6接觸,支承6的軸
承是固定在從動件8上;4的下端面與滾子7接觸,
支承7的軸承是固定在機架3上。當凸輪4轉動時,
用上端面通過滾子6控制從動件8作往復移動,同時
下端面在滾子7的作用下使凸輪沿軸5往復移動。雙
面凸輪較單面凸輪的推程增大一倍。

12)扇形齒輪齒條凸輪增大行程機構圖11.2-
77中所示主動凸輪2繞固定軸1轉動,通過滾子帶
動從動桿3作往復移動,移動行程為H1。在從動桿
的滾子軸上裝有扇形齒輪4,扇形齒輪4與固定在機
架上的齒條5嚙合,扇形齒輪4的擺桿隨從動桿3作
往復移動的同時還作擺動,其外端A點運動行程的直
線距離為AA' = H。 A點運動行程的直線距離H顯然比
從動桿3的移動行程H1大。

(責任編輯:laugh521521)
文章分享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