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潤滑油以0.05~0.24MPa的壓力泵入軸瓦中。供油溫度決定于循環潤滑系統的冷卻能力,對于高速軸承,供油沮度定為40℃左右是合適的。向軸瓦內供油,最合適的方法是在軸瓦不受載的區域鉆供油孔,或再開供油槽。 供油形式 有兩種供油形式可供選擇:供油孔;供油孔加
潤滑油以0.05~0.24MPa的壓力泵入軸瓦中。供油溫度決定于循環潤滑系統的冷卻能力,對于高速軸承,供油沮度定為40℃左右是合適的。向軸瓦內供油,最合適的方法是在軸瓦不受載的區域鉆供油孔,或再開供油槽。
供油形式
有兩種供油形式可供選擇:供油孔;供油孔加油槽。油槽分兩種:軸向油槽,為與軸線平行的直線形槽,適用于載荷方向固定或變化不大的場合;周向油槽,為與軸承孔同心的環形槽,也可以是局部(弧形)槽,適用于載荷方向變化超過180°,甚至旋轉
的場合。
壓力供油徑向圓形軸承供油孔位置可設在:軸承載荷反向位置;與軸承載荷成90°方向單孔;與軸承
載荷成90°方向雙孔(參GB/T21466. 2-2008)。
壓力供油徑向圓形軸承常用供油槽位置及其應用場合見表13.6-10
單軸向油楷
單軸向油槽最好開在最大油膜厚度的位置上。但是,因偏位角隨載荷、轉速、轉向變化,所以只有在穩定工況下最大油膜厚度的位置方穩定。當工況變化不大時,可按其年平均工況擬定油槽位置。也可以將油槽開在載荷的反向位置。油槽位置與最大油膜厚度位置偏離不很多時,沒有很不利的影響。
剖分軸瓦常把油槽開在剖分處,而不開在最大油膜厚度位置。
軸向油槽的長度可以從很小到軸承寬度的70%(0.7B);油槽寬度可以在軸承直徑的10%~30%之間選取。也可以取較寬的油槽,使油槽變為油室,其寬度只要不超出非承載區就行;油槽深度應顯著大于軸承半徑間隙。
雙軸向油槽
雙軸向油槽一般開在與載荷作用方向成90°的直徑上,對于剖分軸瓦,通常剖分面也在此位置,因
此,油槽一般開在剖分處。
這種油槽形式允許軸頸正、反兩方向旋轉。
油槽尺寸與單軸向油槽相同。
周向油槽
它的作用是周向分布潤滑油。周向油槽通常都開在軸瓦中間,把軸承分割成兩個獨立的窄軸承,計算時各承擔載荷的一半,承載能力顯著下降。
所以,除非載荷方向大范圍變動,一般不采用周向油槽。在非旋轉載荷工況下,也可采用局部周向油槽。
在滿足供油量的前提下,槽寬盡可能窄一些,槽深應顯著大于軸承半徑間隙。


(責任編輯:laugh521521)
上一篇:壓力供油徑向圓形軸承
下一篇:穩態條件下的性能計算
文章分享: |
|